目前分類:學術文章 (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   鹽逆境(salinity)為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,現今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,沿海地區之可耕地逐漸鹽化,作物產量亦受到影響。目前已知藜麥(Chenopodium quinoa Willd.)對於鹽逆境的耐受性強,但對於與藜麥為近緣屬的台灣藜(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.),耐鹽機制仍未明瞭,故本研究將探討台灣藜生理耐鹽之機制。台灣藜幼苗在NaCl 400 mM處理5天後,生長受到抑制,存活率下降45%,株高與乾重分別減少9%36%。同時,台灣藜之葉綠素含量會隨著鹽處理天數的增加而下降約40%,丙二醛含量(Malondialdehyde, MDA)則是提高約16%。在ROS (Reactive oxygen species)含量方面,超氧陰離子(Superoxide anion)含量會隨著處理時間增加而下降,但過氧化氫含量則隨著處理時間增加而提高。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,APXCATGRSOD活性皆隨著處理天數的增加而逐漸上升;抗氧化物AsA/DHAGSH/GSSG比值亦顯著提高。滲透調節物質之脯胺酸含量會隨處理天數的增加而上升;在鈉鉀離子含量方面,鉀離子會隨著鈉離子的累積而增加。綜合以上結果,台灣藜臨界鹽濃度為400 mM,在此鹽逆境下,台灣藜根部會將鈉離子轉運至地上部儲存於鹽囊中,以減輕鈉離子之毒害,同時累積脯胺酸及鉀離子以調節體細胞內滲透壓,並提高抗氧化系統,清除體內的活化氧族含量,減緩鹽逆境所造成的傷害。

關鍵字:台灣藜、耐鹽機制、滲透調節、抗氧化能力、鈉鉀離子含量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jpg

2.jpg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試驗分析農友公司提供之小胡瓜、絲瓜與苦瓜3 種葫蘆科(Cucurbitaceae)作物之抗氧化酵素活性, 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(Superoxide dismutase, SOD)、過氧化氫酶(Catalase, CAT) 、抗壞血酸過氧化酶(Ascorbate peroxidase, APX)與過氧化物酶(Peroxidase, POD)等,以建立葫蘆科果實中抗氧化酵素活性作為耐逆境指標之可行性探討,並作為消費者食用及育種上之參考。試驗結果顯示小胡瓜3 個品種中,以’翠娘’具有較高的抗氧化酵素能力,’翠姑’次之,’夏青’之SOD、CAT、APX 及POD 活性顯著低於’翠姑’與’翠娘’; 在絲瓜3 個品種中, 則以’F1834’ 之CAT 活性顯著高於’ 阿俊’和’F100-1719’,且其SOD、APX 及POD 活性與其他兩者差異不顯著,因此’F1834’為絲瓜較佳之品種;苦瓜品種中’英翠’ 的SOD 及POD 活性較高於’小月’、’碧青’與’秀月’等品種。因此’英翠’ 為苦瓜較佳之品種。

http://www.airitilibrary.com/Publication/alDetailedMesh?DocID=18117406-201706-201709270014-201709270014-53-62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試驗探討氮肥量對台灣藜生長與產量之影響,藉此瞭解台灣藜栽培時之氮肥合理施用量。根據試驗結果得知,台灣藜之農藝性狀均會隨著氮肥量提高而增加,其中以2 倍氮肥量(N3 處理)時,台灣藜株高為200 公分、葉片數43 片、分支數40支與莖徑31.2 公厘最高,但以台灣藜單株穗重而言,標準氮肥量(N2 處理)與2 倍氮肥量(N3 處理)間無顯著差異,顯示N2 處理(N:P:K = 2:1:1)為台灣藜栽培時的氮肥合理施用量。此外,提高氮肥量會延遲生殖生長期之農藝性狀如:抽穗期、開花期、穗轉色期、穗觀賞期與成熟期,其中穗觀賞期明顯因氮肥量增加而延長觀賞時間,而台灣藜穀穗顏色豐富具有觀賞價值,由此可知栽培台灣藜時調整氮肥施用量,可延長穗觀賞時間而促進觀光產業之發展。

 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摘要:

八月豆為普通豇豆(Vigna unguiculata (L.) Walp)屬,是台灣平埔族祭祀時重要食材。八月豆豆莢中以中紫色豆莢花青素含量較高具有營養價值,但因八月豆種子有不同性狀,目前尚未瞭解不同性狀種子長成之植株型態,及不同植株性狀所形成之豆莢顏色為何?因此本研究以種子外觀性狀,區分成褐色、雜色斑紋及黑色三種,分別調查不同種子所長成植珠之葉片、花色、開花時間、豆莢顏色、豆莢長度及單莢重與粒數。試驗中發現,褐色種子所生長葉片顏色較深綠且葉脈紋路較明顯,花為淺紫色,豆莢顏色可分成深紫色、淺紫色、紫綠色、白色、淺綠色和深綠色等6種,其中以淺綠色和深綠色豆莢最長約29公分,而白色豆莢最短約21公分,單株豆莢重及平均粒重均以深綠色最高,分別為17.5 g及16.7粒;雜色斑紋種子所生長葉片顏色較淺綠,花為深紫色,豆莢顏色可分成淺綠色和淺紫色等2種,其中以淺綠色豆莢之莢長、莢重及平均粒數最高,分別為29.7公分、16.2 g及17.3粒;黑色種子所生長葉片顏色較淡綠且葉脈紋路不明顯,花為白色,豆莢顏色僅有深綠色,豆莢長為30.6公分、莢重為15.2 g、平均粒數為18.7粒。在花青素含量結果,綠色的葉片及豆莢是無法測得花青素含量,僅有在紫色或白色豆莢才可測得花青素含量。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文下載網址:

https://medwinpublishers.com/OAJAR/OAJAR16000114.pdf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文下載請參閱:

http://www.airitilibrary.com/Publication/alDetailedMesh?DocID=02538946-201606-201606210002-201606210002-31-45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間作栽培可提升耕地的利用率,並可有效控管作物的生長。本研究以不同玉米和大豆品種進行單間作,以瞭解不同品種間作對作物生長和產量之影響。

 

文章標籤

糧作生產與生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